进明堂庆成诗

六阅淳熙禩,秋高日仲辛。 大君敷涣号,重屋荐明禋。 玉辂兴清庙,龙旗亘紫宸。 云阴连夜解,霁色一朝新。 周礼樽罍备,虞韶乐舞陈。 合宫天地并,侑席祖宗均。 峻墄登三献,修楹秩百神。 肃祗伸睿意,肸蚃降高旻。 宣室宜膺福,慈闱亟拱宸。 簪花驰万骑,归胙见双亲。 厘事超隆古,年龄肇亿春。 蓼萧覃有截,成命播无垠。 惠馂颁群后,恩波逮老臣。 祝尧非健笔,徒学华封人。

译文:

这首诗记录了宋代明堂祭祀这一盛大活动,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到淳熙年间已经过了六个年头,在秋季中旬辛日的这天。 君主颁布了明晰的诏令,在明堂举行庄严而盛大的祭祀。 玉辂车从宗庙缓缓驶出,龙旗在宫廷中绵延招展。 夜里阴云逐渐消散,清晨天空一片晴朗全新。 按照周礼,祭祀用的樽罍等器具完备无缺,像虞舜时的韶乐般美妙的乐舞纷纷陈列表演。 在明堂中,一同祭祀天地,配享的祖宗牌位也平等有序。 祭祀者沿着高峻的台阶进行三次献祭,在高大的楹柱间向众神按次序行礼。 君主恭敬严肃地表达着心意,神灵的感应从高空降临。 宣室应该会迎来福祉,太后也赶忙前来朝见君主。 骑在马上的官员们头戴簪花驰骋而归,带着祭祀的胙肉回去拜见双亲。 这次祭祀之事超越了远古的隆盛,祝愿大宋国运开启亿万年的春天。 君主的恩泽像《蓼萧》诗中所写那样广布天下,上天的成命传播到无尽的远方。 祭祀后的胙肉赏赐给诸侯大臣,浩荡的恩泽也惠及到老臣我。 我没有如椽健笔来赞颂君主如尧帝般的圣明,只能徒然地像华封人那样为君主祝福。
关于作者
宋代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