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次韵胡中方赏丹桂之什

粟蕊抟金叶凝碧,独在秋林逞颜色。 岂知东溟史氏居,别有奇标人不识。 嫦娥侍女盈万千,一一姿貌皆无前。 为厌此花忒淡薄,渥丹乞与春争妍。 媒滋燕脂霜染蒨,殖根只向广寒殿。 几尘俗韵不可干,清凉唯许金风扇。 何年移到蓬莱乡,钜万索直谁敢偿。 盘纡栏槛久不曜,一日名飞群国香。 豪贵争看期缩地,载酒迟来烦鼓吹。 园丁闻之竞采撷,夜深不使花神睡。 接枝换骨离四明,飘飘爽气排妖氛。 遂令禁篽成真赏,余馨賸馥常氤氲。 芙蓉寒菊不足数,包羞正似无盐女。 从渠摇落动秋声,独步唯兹徧寰宇。 我尝对此倾葵金,却思四海状元心。 殷勤劝花宜且住,寒士人人折得去。

译文: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丹桂的长诗,下面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桂花那如粟米般的花蕊聚拢成金色,叶片凝聚着碧绿的色泽,它独自在秋日的树林里展现艳丽的色彩。 可谁知道在东海之滨史氏的居所,有着别样奇异的丹桂,旁人都不了解它的独特。 月宫里嫦娥的侍女成千上万,每一个的姿容相貌都是世间无双。 她们嫌弃普通桂花的颜色太过淡薄,便向天宫乞求鲜艳的红色,让这桂花开得能与春天的繁花争妍斗艳。 它像是用燕脂精心调配、经秋霜染成的鲜艳色彩,它的根只栽植在广寒殿中。 它有着超凡的气质,世俗凡庸的韵味无法沾染它,只有清凉的秋风才能与它相伴。 不知哪一年它被移到了如蓬莱仙境般的地方,它价值连城,谁又敢出价购买呢? 环绕它的栏杆许久都没有光彩,直到有一天它声名远扬,成为群花中的国香。 豪门贵族们争着来看它,恨不得能缩短路途尽快到达,他们带着美酒姗姗来迟,还带着乐队鼓吹助兴。 园丁听说了它的声名,竞相去采摘,弄得夜深了花神都不得安睡。 这丹桂经过嫁接换种离开了四明山,它那清爽的气息仿佛能驱散妖邪的氛围。 于是它被移植到宫廷中,成为真正值得观赏的名花,它的香气常常弥漫四周。 芙蓉和寒菊与它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它们羞愧的样子就像丑陋的无盐女。 任凭其他花草在秋风中凋零摇落发出秋声,只有这丹桂能在世间独领风骚。 我曾经对着这丹桂倾洒美酒,此时却想起了天下那些有状元志向的心。 我诚恳地劝这丹桂暂且停留,让那些贫寒的学子们都能折得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于作者
宋代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