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光祖瑞香

石蹊万折冻欲裂,两岸梅英照天发。 于中更有锦薰笼,芳菲不待勾萌达。 奇姿苒苒来仙源,从此横枝不直钱。 东风零乱委泥土,只为山家作玉田。 岂若夫君有真色,紫葩碧叶从初得。 几将消息露人间,纷纷尘俗谁能识。 晚居卢阜声名飞,蕙帐悠悠春梦迟。 起来鼻观犹馥鬰,杖藜便觉香风随。 夭桃谩说燕脂染,落絮徒云白毡糁。 品题一著佳客称,并使丁香风味减。 蓝溪夫子诚好事,赠我此花良有为。 平生岩壑在胸中,培殖根荄年不记。 故应谓我知花谱,千夫彩綷来吾圃。 拜嘉欢喜不敢当,直欲美芹羞帝所。 昔扈龙舆白石川,回銮小憩玉津园。 曾见此花千百本,较量今者端无前。 若居御苑逢膏泽,车载盆栽惟所适。 吾王顾盼即生春,不费阳和些子力。

译文:

石头铺就的小路曲折蜿蜒,寒冷得仿佛快要冻裂。小路两岸的梅花绽放,那绚烂的色彩照亮了天空。 在这梅花丛中,还有像锦薰笼般的瑞香花。它的芳菲香气,不用等到植物刚刚发芽就已散发出来。 瑞香那奇异的姿态轻柔美好,好似是从仙源而来。自从它出现,那些普通的横枝梅花就显得不值钱了。 东风吹过,梅花零乱地飘落,委身于泥土之中,只能为山家化作如玉般的花田。 哪比得上瑞香花有着真正的色泽,从一开始就拥有紫色的花朵和碧绿的叶子。 它好几次向人间透露自己的消息,可那些纷纷扰扰的尘俗之人,有谁能够真正赏识它呢? 后来瑞香生长在庐山,声名远扬。在那悠悠的蕙帐里,春天的美梦都来得迟缓。 清晨起来,鼻子里还满是馥郁的香气,拄着藜杖漫步,仿佛能感觉到香风一直跟随。 别再说艳丽的桃花是被胭脂染过,也别说飘落的柳絮像白色毡子上的碎粒。 一旦有高雅的客人为瑞香花品评题赞,连丁香花的风味都会被比下去。 蓝溪夫子真是个喜爱风雅之事的人,他赠给我这瑞香花,想必是有深意的。 我平生心中就向往着山川林壑,栽培花木的年头都记不清了。 所以他应该是觉得我懂得花谱,这才把众多五彩斑斓的花送到我的园圃。 我拜谢这份美意,欢喜之余又觉得不敢当,甚至想把这花当作微薄的礼物献给帝王。 往昔我曾随皇帝的车驾来到白石川,回銮时在玉津园稍作休息。 那时曾见过千百株瑞香花,但和如今这株相比,显然都比不上。 如果这瑞香花能生长在御苑,得到充足的滋养,无论是车载还是盆栽,都能随心所欲地安置。 只要君王看上一眼,它便会充满生机,根本不用花费多少阳气和温暖的力量。
关于作者
宋代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