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天予国正借轩

子猷昔借宅,余地著霜筠。 君今地无隙,乃复借诸邻。 开窗罗万个,倾盖如相亲。 轻风韵萧瑟,密雪乘珠珍。 行当享清绝,宁问谁主宾。 人生空洞间,千亩纳渭滨。 胡为徇目力,咫尺分参辰。 便当混物我,一视无越秦。 还以赏君轩,借与不借均。 比意识者会,君无语俗人。

译文:

从前王子猷借别人的宅子居住,还能在空地上种上青竹。如今你这里连一点空地都没有,于是向邻居借地种竹。 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千万竿竹子罗列眼前,它们就像老友一样亲切。微风轻拂,竹子发出萧瑟的声响;细密的雪落在竹上,就像珍珠美玉一般。 你正该好好享受这清幽绝美的景致,又何必在意这竹子是属于谁的呢。人生在世,内心要像广阔的空间一样,即便像渭水之滨那千亩竹林,也能容纳得下。 为什么要局限于眼前的视力所及,把近在咫尺的事物分得那么清楚呢。就应当混淆物与我的界限,对一切事物一视同仁,不区分彼此。 这样来看,你赏玩这借轩的竹子,借与不借其实是一样的。希望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能会心领悟,你可别跟那些俗人解释这些呀。
关于作者
宋代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