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妇叹

凶年老弱难相保,归与妇谋谋不早。 啼饥满耳不忍闻,待得麦秋人已槁。 有辞欲说重酸辛,欲说未说眉再颦。 就令相视饥饿死,何当持汝归富人。 朝归富人夕得粟,数口尚堪同食粥。 愁容敛袂哽不言,稚子牵衣惊且哭。 答云至此奈若何,离别孰与性命多。 他年丰稔五谷熟,勿吝百金来相赎。

译文:

在这灾荒之年,年老体弱的人和年幼的孩子实在难以相互保全。我回到家跟妻子商量,只可惜这商量得太晚了。满耳都是孩子们饥饿的啼哭声,让人实在不忍心听,可要是等着麦子成熟,家里的人恐怕早就饿死了。 我有话想说,可话到嘴边又觉得更加辛酸,话还没说出口,眉头就又紧紧皱了起来。就算是眼睁睁地看着一家人都饿死,还不如把你卖给富贵人家。你早上到了富贵人家,晚上家里就能得到粮食,这样家里几口人还能一起喝点粥活下去。 妻子满脸愁容,整理了一下衣袖,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年幼的孩子拉着她的衣服,又惊又怕地大哭起来。妻子回答说:“到了这个地步又能怎么办呢,是生离死别重要,还是一家人的性命重要呢?等以后年成好了,五谷丰收的时候,你可别舍不得花上百两银子把我赎回来啊。”
关于作者
宋代陈棣

陈棣(又作褅),字鄂父(《宋人集》丙编《蒙隠集》跋),青田(今属浙江)人,汝锡子。以父荫,为广德军掾属(《蒙隠集》卷一《食枸杞菊》序),官终奉议郎、通判潭州(《攻媿集》卷九八《中书舍人陈公(希点、棣子)神道碑》),有《蒙隠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卷。事见清光绪《青田县志》卷一○《陈汝锡传》。 陈棣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蒙隠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辑《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宋人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