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愫 其八

贤者不饱食,何为仕与农。 圣人不诡时,何为世所宗。 显晦既有因,盛衰亦偶逢。 先秋而后春,俄顷自雍容。

译文:

贤能的人并不会只想着满足口腹之欲,如果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那又何必去做官或者务农呢。 圣人不会去违背时代发展的规律,可为什么却能被世人所尊崇呢。 一个人的显达或者隐晦都是有原因的,兴盛和衰败也不过是偶然的遭遇罢了。 就如同先经历秋天的肃杀而后迎来春天的生机,在短暂的时间里自会从容不迫地度过。
关于作者
宋代郑樵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号溪西遗民,莆田(今属福建)人。居夹漈山,学者称夹漈先生。高宗绍兴间多次献书,二十八年(一一五八),授右迪功郎、礼兵二部架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九)。寻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钞所著《通志》。三十一年,《通志》成,授枢密院编修,兼摄检详诸房文字(同上书卷一九三)。次年病卒,年五十九(宋周必大《辛巳亲征录》)。著述繁富,所著《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在史学界有极大影响,此外尚有《尔雅注》、《夹漈遗稿》等。《宋史》卷四三六有传。 郑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夹漈遗稿》为底本。校以清初钞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刊《函海》本(简称函海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