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长谢椒房草,终为薄命身。 那教兰蕙质,翻与雪霜亲。 脸腻匀脂浅,粧残促恨颦。 故知关北夜,无分汉南春。 红泪残胡月,轻衣半洛尘。 琵琶凄切语,愁杀路傍人。

译文:

这位名叫昭君的女子长久地告别了那后宫华丽的椒房,终究成了命运悲惨之人。 哪能料到她有着如兰蕙般美好的品质,却反而要去亲近那塞外的冰雪寒霜。 她的脸庞细腻,原本均匀涂抹的脂粉颜色已淡,妆容残败,更添了许多愁恨,眉头紧蹙。 她心里明白,到了那关塞以北的地方,就再也没有机会享受汉地南方的温暖春光了。 她流着伤心的泪水,在胡地的月光下显得更加悲戚,身上轻薄的衣裳也沾染了半程洛阳的尘土。 她用琵琶弹奏出凄切的曲调,那哀伤的声音让路过的人都悲痛到了极点。
关于作者
宋代郑樵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号溪西遗民,莆田(今属福建)人。居夹漈山,学者称夹漈先生。高宗绍兴间多次献书,二十八年(一一五八),授右迪功郎、礼兵二部架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九)。寻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钞所著《通志》。三十一年,《通志》成,授枢密院编修,兼摄检详诸房文字(同上书卷一九三)。次年病卒,年五十九(宋周必大《辛巳亲征录》)。著述繁富,所著《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在史学界有极大影响,此外尚有《尔雅注》、《夹漈遗稿》等。《宋史》卷四三六有传。 郑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夹漈遗稿》为底本。校以清初钞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刊《函海》本(简称函海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