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怨

黄埃游辇毂,翳日冷旌旗。 龙去攀髯远,鸾孤对影微。 魂沉江缥渺,泪染竹依稀。 枯树空千载,寒松已十围。 芦花深月色,燐火剧萤飞。 横笛潇湘暮,哀猿何处归。

译文:

那黄色的尘土飞扬,围绕着帝王出行的车驾,遮蔽日光的旌旗显得格外清冷。传说中帝王逝去,臣子们想要攀住他的胡须一同飞升却已相隔遥远,就如同鸾鸟孤单地对着自己的影子,形单影只。 湘妃的魂魄沉入浩渺的江水之中,她们思念的泪水仿佛还依稀染在竹子之上。江边的枯树已经历经了千年的岁月,那寒冷中的松树如今也长得有十围之粗了。 夜晚,芦花丛在月光下显得幽深静谧,那闪烁的磷火比萤火虫飞得还要急切。傍晚时分,从潇湘之地传来横笛的悲音,那声声哀鸣仿佛和远处猿猴的叫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想问,这哀伤的猿猴又要归向何处呢?
关于作者
宋代郑樵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号溪西遗民,莆田(今属福建)人。居夹漈山,学者称夹漈先生。高宗绍兴间多次献书,二十八年(一一五八),授右迪功郎、礼兵二部架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九)。寻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钞所著《通志》。三十一年,《通志》成,授枢密院编修,兼摄检详诸房文字(同上书卷一九三)。次年病卒,年五十九(宋周必大《辛巳亲征录》)。著述繁富,所著《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在史学界有极大影响,此外尚有《尔雅注》、《夹漈遗稿》等。《宋史》卷四三六有传。 郑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夹漈遗稿》为底本。校以清初钞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刊《函海》本(简称函海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