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夹漈草堂 其二

堂后施柴堂上烧,柴门终日似无聊。 蓼虫不解知辛苦,松鹤何能慰寂寥。 述作还惊心力尽,吟哦早觉鬓毛雕。 布衣蔬食随天性,休讶巢由不见尧。

译文:

草堂后面堆放着柴禾,就在堂前把柴点燃。柴门整天都静悄悄的,显得没什么生气。 就像那只知道吃蓼草的虫子,不懂得世间还有辛苦之事;松间的仙鹤,又怎么能慰藉我内心的寂寥呢。 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心力已经快要耗尽。平日里吟诗诵读,早早地就发觉两鬓的毛发已经稀疏花白。 我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简单的饭菜,这都顺着我的天性而为。你们就不要惊讶我像古代的巢父、许由一样,不愿去见那贤明的尧帝了。
关于作者
宋代郑樵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号溪西遗民,莆田(今属福建)人。居夹漈山,学者称夹漈先生。高宗绍兴间多次献书,二十八年(一一五八),授右迪功郎、礼兵二部架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九)。寻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钞所著《通志》。三十一年,《通志》成,授枢密院编修,兼摄检详诸房文字(同上书卷一九三)。次年病卒,年五十九(宋周必大《辛巳亲征录》)。著述繁富,所著《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在史学界有极大影响,此外尚有《尔雅注》、《夹漈遗稿》等。《宋史》卷四三六有传。 郑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夹漈遗稿》为底本。校以清初钞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刊《函海》本(简称函海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