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形鹤骨底村僧,鬼妬人嫌我亦憎。 悬羊卖狗随时遣,栗棘金圈任跳吞。 忽然拶著东弗于逮,骑馿吃扑。 蓦地拓开北鬰单越,海涌波腾。 淮山两踞,拨火求冰。 问渠西祖之道,何曾□□□□。
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二
译文:
这首诗比较具有禅意,语言风格独特且有一些佛教特定意象,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有着松一样的身形、鹤一样的风骨的这么一个乡村僧人,连鬼都嫉妒、人都嫌弃,其实我自己也厌恶这样的自己。
就像挂着羊头卖狗肉那样顺应时势打发日子,管它是像栗棘蓬(禅宗用以比喻难以透脱的境地)还是金圈(比喻难以突破的限制),都任由去跳跃、吞咽。
忽然被逼迫到像东弗于逮(佛教所说四大部洲之一)那样的境地,就像骑着驴子却摔了跟头。
猛然间拓展到如同北鬰单越(佛教所说四大部洲之一)那般的广阔,恰似大海涌起波涛。
在淮山两边盘踞着,就像拨弄着火堆却去寻求冰块一样徒劳。
若问那西方祖师的大道,又何曾……(最后一句诗缺字,难以完整准确翻译意思) 。
需要说明的是,诗中的禅意表达比较隐晦和抽象,翻译只能尽量传达其大概的意境和字面意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