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 三千浄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 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 将欲神变惊凡目,故歛光芒归窘步。 示现虽同人异见,开遮未判谁无惧。 臂力遥擎妙喜来,顶光近摄清凉互。 我来亲睹未曾有,方审传闻元不误。 阳春正值风日好,阴雨不逢雷雹怒。 入梦惟忧神鬼知,乘危暗有龙天护。 招提问路方上征,世界当空已先布。 千林寂历鸟声少,万岭奔腾云气聚。 高峰初到甫休歇,圆相俄惊成指顾。 一壶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间雾。 感通咫尺捷影响,变灭须臾嗟电露。 公居福地宝岩对,身享耆年仙籍附。 两禁高辞法从班,一灯久续禅宗炷。 正始余风独后凋,建安逸驾争先骛。 忽聆酬唱便随喜,要与见闻俱得度。 愿公且见宰官身,一宅常与轩冕寓。
刘侍郎见和再用韵
译文:
这首诗是宗教意味很浓的作品,其中涉及诸多佛教概念,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伟大圆满的佛法具备法身、报身、化身这三身,那名为华严的佛境是普贤菩萨所居住之地。
普贤菩萨能将三千净土纳入毛孔之中,能化现出百亿化身奔赴每一个微尘般的佛刹。
为何在眉山这里佛法的迹象格外显著呢?大概是因为像法时代即将结束。
三乘佛法难以使人们生起纯正的信心,于是便突然开辟出一条方便的修行之路。
菩萨想要用神变之术让凡夫俗子感到惊叹,所以先收敛光芒,仿佛行走得窘迫艰难。
菩萨虽示现和常人一样的形象,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对于佛法的开启和遮止尚未明确判断,谁能不心生畏惧呢?
菩萨以巨大的臂力将妙喜世界从远处擎来,头顶的光芒近可与清凉世界相互摄受。
我前来亲见这从未有过的景象,才知道之前的传闻果然没错。
此时正值风和日丽的阳春时节,没有遇到阴雨雷雹肆虐的恶劣天气。
我连在梦中都担忧神鬼知晓我的心事,在身处危险之时暗中有龙天护法护佑。
我向人打听道路开始向上攀登,此时仿佛世界已在虚空预先铺展开来。
众多树林寂静无声,鸟叫声稀少,万座山岭如奔腾之势,云气聚集在一起。
刚到达高峰稍稍休息,转眼之间就惊讶地看到奇妙的景象如在眼前。
仿佛提着一壶酒恍然进入了超脱尘世的仙境,行走五里路就感觉已远离了世间的迷雾。
与佛的感应相通近在咫尺,如同声响与回音般迅速,而这些景象的变化消逝又快得如同闪电和朝露令人叹息。
您居住在如同福地般对着宝岩的地方,年事已高身列仙籍。
您曾在两禁之地以高超的文辞在侍从之臣的行列中任职,长久以来延续着禅宗的法脉。
您有着正始时期文人的遗风,如同寒冬后独自不凋零的树木,在安逸的环境中仍争先向前。
忽然听到您的酬唱之作便心生随喜,希望能和一同见闻的人都能得到度化。
愿您暂且示现宰官的身份,能一直安享荣华富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