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廊庙器,至宝非凡璞。 胸怀吞云梦,豪气低华岳。 昔在童稚时,树立已卓卓。 曳裾桥门内,崭然见头角。 岁行在辛丑,帝策询民瘼。 造庭百千人,衣带矜褒博。 平居议执政,至此舌为括。 独余子范子,雅志不可夺。 吐辞如涌泉,一发孰能遏。 挥毫不停缀,盈卷无点抹。 汉廷执戟郎,环顾皆错莫。 纵横五千字,字字医国药。 期于必伐病,非徒事迂阔。 怪言一惊众,士论叹且愕。 皆云布衣流,志在縻好爵。 乃尔张危言,身谋胡太错。 当时群宗匠,其间多龌龊。 指言为沽直,欲使趋鼎镬。 堂堂春官臣,主张独何确。 谠议既冰释,众口不能铄。 乙科忽大阐,秋天一雕鹗。 传诵争取先,纸价为翔跃。 声华顿辉赫,蔼然暨南朔。 忆昔客东都,猥厕英游数。 每于谈笑间,论议闻謇谔。 诵语非沽名,生平真所乐。 乖离三四载,遣我情怀恶。 间者见眉宇,飒然意气豁。 亟使罗酒浆,沈沈动清酌。 秉烛夜相对,谈词恣嘲谑。 公卿颇历诋,治乱亦商略。 间出新诗篇,清制皆洒落。 祇怀苍生忧,肯为穷愁作。 少陵不忘主,气味若相若。 倘使任言责,必有裨帷幄。 奈何谏诤姿,久矣滞丘壑。 似闻庙堂上,知己被新渥。 一公丞乌台,一公相黄阁。 吾君皆太平,二公繄深托。 荐贤乃报国,看子翔寥廓。
赠范觉民
译文:
范先生有担当朝廷重任的才能,是极为珍贵的人才,并非普通的璞玉。他胸怀宽广,能吞下像云梦泽那样巨大的地方,豪迈的气概能压低华山。
早在孩童时期,他就已经有卓越的表现。在太学里求学时,就已崭露头角。
辛丑那一年,皇帝下诏询问民间疾苦。来到朝廷应对的有千百人,个个穿着宽大的官服,显得很矜持。平日里议论执政大臣时滔滔不绝,到了此时却都闭口不言。只有范先生,高尚的志向不可改变。他言辞如泉水般涌出,一旦说起来谁也无法阻止。他挥笔书写不停,写成的卷子没有一处涂改。
就像汉朝宫廷里的执戟郎们,环顾四周都显得不知所措。范先生洋洋洒洒写下五千字,每一个字都像是能医治国家的良药。他期望这些言论必定能治好国家的弊病,并非只是说些不切实际的空话。
他那些独特的言论一出口震惊众人,士人们又感叹又惊愕。都说他一个平民百姓,应该是想谋取高官厚禄。却如此大胆地发表危言耸听的言论,为自身谋划也太糊涂了。
当时那些所谓的文坛宗师,其中有很多都是心胸狭隘之人。他们指责范先生是为了沽名钓誉,想要把他推向危险的境地。但堂堂的礼部官员,主张却非常坚定。范先生正直的言论最终像冰雪消融一样被大家理解,众人的诋毁也无法改变事实。
他在科举考试的乙科中突然声名大噪,就像秋天里矫健的雕鹗。人们争着传诵他的文章,纸价都因此飞涨。他的声名一下子辉煌显赫起来,美名传遍了南北各地。
回忆往昔我客居东都,有幸侧身于贤才的交游之中。每次在谈笑之间,都能听到他正直敢言的议论。他诵读言论并非为了沽名钓誉,而是生平真正的乐趣所在。
我们分别了三四年,让我心情很不好。前些日子见到他,他飒爽的意气让我豁然开朗。我急忙让人摆上酒浆,大家尽情地畅饮。
我们秉烛夜谈,言辞间尽情地互相调侃。对公卿大臣多有批评,也一起商讨国家的治乱兴衰。他还不时拿出新写的诗篇,清新的风格洒脱自在。他只心怀天下百姓的忧愁,怎会为自己的穷困愁苦而创作。他就像杜甫一样不忘君主,气质颇为相似。
倘若让他担任谏诤的职责,必定能对朝廷决策有所帮助。无奈他那敢于谏诤的资质,却长久地埋没在民间。
好像听说朝廷里,他的知己得到了新的恩宠。一位担任御史台长官,一位成为宰相。我们的君主希望天下太平,深深寄托于这两位大臣。推荐贤才就是报效国家,看着范先生即将在广阔的天地里展翅翱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