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迹既茫昧,文字几变更。 达者擅所长,各就一世名。 众体森大备,造化无留情。 独此游丝法,千古秘未呈。 右军露消息,笔墨无成形。 伟哉延陵老,三纪常研精。 绝艺本天得,非假学力成。 应手快挥洒,援毫谢经营。 奋迅风雨疾,飘浮鬼神惊。 风狂蛛网转,春老蚕咽明。 直如朱弦急,曲若卷发萦。 飞梭递往复,折藕分纵横。 独茧缲不断,风鸢腾更轻。 希微破余地,妙绝无容声。 飞白笑冗长,堆墨惭彭亨。 可怜太纤瘦,不受镌瑶琼。 咨尔百代后,若为求典刑。
吴传朋游丝书
译文:
远古时期鸟迹般的原始符号已经模糊难辨,文字历经了多次的演变和更改。
那些通达技艺的人各自擅长某一方面,凭借此在当世扬名立万。
各种书法字体都已完备齐全,仿佛是大自然毫无保留地将一切呈现。
唯独这游丝书的技法,千百年来一直隐藏着未曾展露。
王羲之似乎透露过相关的消息,但具体的笔墨形态却难以捉摸。
了不起啊,延陵的吴传朋老先生,三十多年来一直精心钻研。
这绝妙的技艺本就是天赋使然,并非依靠后天的学习努力就能达成。
他运笔自如,挥洒畅快,提笔时无需过多构思谋划。
书写时笔势如同疾风骤雨般迅猛,笔画的飘浮之态让鬼神都为之惊叹。
好似狂风中蛛网乱转,又像暮春时节蚕儿吐丝声若有若无。
笔画直的时候就像绷紧的朱弦,弯曲时犹如卷曲的头发缠绕。
书写的线条如同飞梭来回穿梭,又似折断的莲藕纵横交错。
就像一根茧丝抽扯不断,又像风筝在空中轻盈地腾飞。
笔画细微之处突破了空间的局限,精妙绝伦到让人无法用言语形容。
相比之下,飞白书显得冗长拖沓,堆墨书也因臃肿而自惭形秽。
只可惜游丝书太过纤细瘦劲,难以在美玉上镌刻保存。
可叹啊,百代之后的人们,又该从何处去寻求这典范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