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首 其四

江发岷山阳,河出昆仑趾。 渊源既洪深,浩浩并众水。 东流至渤澥,曲折万余里。 经山无重数,过郡不知几。 海边有小溪,近出海山里。 未能数里间,已接潮波起。 到海虽则同,难与江河比。

译文:

长江发源于岷山的南面,黄河从昆仑山的山脚下流出。它们的源头既深远又宏大,浩浩荡荡地汇聚了众多的水流。 一路向东流淌直到渤海,曲曲折折地奔流了一万多里。途中经过的山峦不计其数,穿过的郡县也不知有多少。 海边有一条小小的溪流,它离海边的山峦很近。它流淌还没到几里路远,就已经接上了涌起的潮波。 虽然最终都流入大海,但是它实在难以和长江、黄河相提并论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