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程宗古承务

庞居士悟心于马驹言下,裴相国得大用于黄蘗棒头。 虽相去数百年间,其金声玉振联环不断。 彼时有此二大老光明烜赫,此时有宗古先生仁义礼信。 根于心而能以此心确然履践,佛祖大解脱门诚不让耳。 白云山月未足为齐,寒桧青松堪同大节。

译文:

庞居士在马驹禅师的言语启发下悟得本心,裴相国在黄蘗禅师的棒喝之下获得了大用。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相隔着数百年,但是他们传承佛法、启迪人心的光辉就像金玉之声连绵不断,如同环扣紧密相连。 在那个时候有庞居士和裴相国这两位大德高僧,他们的声名和智慧光芒四射、显赫无比;而在如今,有宗古先生秉持着仁义礼信的高尚品德。仁义礼信扎根在他的内心,并且他能够凭借着这样的本心坚定不移地去践行,就算是佛祖那伟大的解脱法门,他也丝毫不逊色啊。 那白云山的明月都不足以与他的高洁相媲美,寒冷中挺立的桧树和青松才能够与他的高尚气节相匹配。
关于作者
宋代释昙华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安徽)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历住衢州桐山明果寺,蕲州德章安国寺,饶州报恩光孝寺、荐福寺、宝应寺,婺州宝林寺、报恩光孝寺,江州东林太平兴隆寺,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寺,平江府报恩光孝寺,两住南康归宗寺,末住明州天童山景德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昙华诗,以辑自《语录》卷一至卷六之诗编为卷一,以见于《语录》卷一○之诗为卷二。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