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阳江何氏挹翠轩

人皆犯红尘,君独嗜空翠。 红尘终有得,空翠了无味。 自众人以观,君亦少良计。 细问红尘人,轩冕蔓倒敝。 方寸万斛埃,灰土常处袂。 翻思对青山,一洗秽浊气。 始知空翠佳,千古余爽思。 何子亦何人,对此日隠几。 明涵轩窗浄,影入林牖媚。 眼界括穷碧,白鸟决归眦。 青山如高人,可挹不可致。

译文:

大多数人都在尘世的名利中追逐奔忙,而唯独你钟情于这空灵翠绿的自然之景。 人们觉得在尘世里追名逐利最终会有所收获,认为这空灵翠绿的景色平淡无味。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你这样的选择似乎不是很好的打算。 但仔细去问问那些在尘世中追名逐利的人,他们所追求的高官显贵和荣华富贵,就像蔓延的藤蔓最终会衰败。他们的内心被无数的尘埃所填满,衣袂之间常常沾染着世俗的灰土。 这时再回过头来想想面对青山的情景,那能一下子洗净心中的污浊之气。到这时才明白这空灵翠绿的景色是如此美好,千年来都让人涌起清爽的思绪。 何先生你到底是怎样的人啊,能整日倚靠在几案旁欣赏这美景。明亮的光线让轩窗显得格外洁净,青山的影子映照在林间的窗户上,十分妩媚动人。 你的眼界仿佛涵盖了无尽的碧空,连那白色的鸟儿消失在天边的景象都能尽收眼底。青山就如同品德高尚的人,你可以亲近它、欣赏它,却无法将它占为己有。
关于作者
宋代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