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菊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征诗来。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 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结花年年应吹帽,始信南邦事尽殊。 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万家室。 秋香端不负乾坤,但愿箫管乱畴匹。 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 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

译文:

我在这深秋时节卧病在海边,明天就是重阳节了,风雨却又即将来临。我闭门不出,门前台阶都长满了青苔,这让我远在天涯,内心独自悲苦。 篱笆角落那些黄色的菊花是我亲手栽种的,临近重阳佳节怎么还没有开放呢?它们含着芬芳、藏着光彩,想来是有原因的,原来是因为您昨天傍晚来索要咏菊的诗了。 清晨我试着让人把带着霜的菊根送来,这菊花虽不珍贵,但我却十分看重。我深知它无意去与秋天的其他花卉争艳,只是送去做窗前相伴寒冬的供品。 回忆我当初在京城为官的时候,西垣常常种着上千株菊花。年年花开时正赶上重阳登高赏菊,如今才知道南方的事情和北方大不相同。 希望从今日起好好培育这些菊花,不必在意这朱崖的千家万户。秋菊的清香定然不会辜负天地,只愿它能如箫管乐音般无与伦比。 虽然我现在已经归来,但想到归乡之事,还是不要轻易违背自己的本心。将来在山林中采菊饮酒时,又有谁会在清霜中眺望那青翠的山峦呢?
关于作者
宋代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