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岁律今峥嵘,御街钟鼓天初明。 近臣日报君颜喜,问寝慈宁圣主情。 万年泄泄融融乐,此事无与凡公卿。 父老问某何臻此,天子用孝公用诚。 向来瞻云一万里,雁书不到江南城。 初决和戎盖公策,来归驺驭人欢迎。 九重日奉天下养,禁苑蟠桃春自生。 当时若用他人说,至今未见风尘清。 前代功臣岂不有,未有仿佛公勋名。 封人考叔陋筹策,区区但舍君之羹。
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 其二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古风。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现在正值天寒地冻、一年的岁时到了最严峻的时刻,皇宫御街的钟鼓敲响,天色刚刚放亮。
皇帝身边的近臣每天都报告说君王面容带着喜悦,因为圣主怀着深厚的感情到慈宁宫向太后问安。
这长久的和乐融融之景,这种事情不是普通公卿大臣所能参与和促成的。
父老乡亲们问,这是如何做到的呢?那是因为天子以孝治天下,而您秉持着赤诚之心辅佐。
过去曾有一段时间,相隔万里远望朝廷所在的方向,连书信都无法传到江南的城市。
当初决定与敌国讲和,这本就是您的策略,您归来时车马所到之处人们都热烈欢迎。
如今皇上每日在宫廷侍奉太后,如同以天下的奉养来尽孝,禁苑中的蟠桃在春意中自然生长。
当时如果采用了其他人的建议,到现在恐怕都看不到社会安定、风尘平息的景象。
前代的功臣难道没有吗?但没有一个能和您的功勋名声相媲美的。
像封人考叔那样的谋划实在是浅陋,他不过是舍弃了君主赏赐的羹汤而已。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