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六兄茂永论有无之作

磨砖不成镜,画餠不可食。 谈空如画餠,要匪实消息。 泥有如磨砖,未免见排辟。 筹量有无中,背道费寻觅。 先天为心祖,此事冥太易。 空毋堕渺茫,有勿著声色。 勿同半生灭,邪见徒役役。 万有齐一虚,寥廓鸟无迹。 至虚本非无,岂谓滞神识。 佳哉僧肇论,妙意真的的。

译文:

把砖头磨来磨去,是没办法变成镜子的;在纸上画个饼子,也是不能拿来吃的。 那些只空谈“空”的人,就如同画饼充饥一样,这并不是真正实在的道理。 而一味拘泥于“有”,就好像磨砖成镜一样,这样的观点难免会被排斥。 在“有”和“无”之间反复权衡思量,这其实是背离了正道,白白地去寻觅罢了。 先于天地存在的“道”是心灵的根本,这其中的道理幽深玄妙,和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相契合。 谈“空”的时候,不要陷入那种渺茫无凭的境地;说“有”的时候,也不要仅仅执着于外在的声音和颜色。 不要认同那种半生半灭的观点,那些邪门的见解只会让人白白地忙碌。 世间万物其实都等同于虚无,就像广阔天空中鸟儿飞过没有留下痕迹一样。 那至虚的境界其实并非是什么都没有,又怎么能说这是会让人的精神陷入凝滞呢? 僧肇的论著真是太好了,其中精妙的含义才是真正切中要点啊。
关于作者
宋代范浚

范浚(一一○二~一一五○),字茂明,兰谿(今属浙江)人。学者称香溪先生。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举贤良方正,不起,闭门讲学。朱熹以浚所撰《心箴》全载入《孟子集注》,由是知名。二十年卒,年四十九。遗文由其姪端臣编为《香溪先生文集》二十二卷。事见本集吴师道后序、明童品《香溪先生传》。 范浚诗,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明万历十三年刊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