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楚怀王庙

割据销残运,并吞息战尘。 遗民犹悯楚,三户欲亡秦。 念昔怀王立,潜图霸业新。 降颜欣接士,薄伐屡窥邻。 慷慨心何壮,囏难势未伸。 干戈怜暴骨,玉帛更和亲。 末路人多诈,轻谋祸及身。 单车行凛栗,伏甲变逡巡。 鹿走章台下,龙沉渭水滨。 素棺归惨淡,故老恨酸辛。 岁月今何在,兴亡迹已陈。 愁阴生古庙,翠蔓锁重𬮱。 有客投清酹,临江忆放臣。 听谗虽主惑,多难亦时屯。 愤气摩星斗,哀词动鬼神。 飘零琼玉佩,寂寞蕙兰春。 毁誉千年定,穷通一死均。 招魂嗟已矣,抱石想漂沦。 恋恋空回首,行行欲问津。 潸然忧国泪,今古独醒人。

译文:

曾经诸侯割据的局面已随着时运消逝,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也停止,尘埃落定。 楚国的遗民们仍然怜悯着楚国,即便只剩三户人家,也怀着灭亡秦国的决心。 回想当年楚怀王即位,暗中谋划着建立一番新的霸业。 他放下君王的架子,欣然接纳贤士,还多次发起小规模征伐,窥视着邻国的土地。 那时的他慷慨激昂,壮志何等豪迈,可惜遭遇艰难困境,壮志未能得以伸展。 战场上的干戈让无数尸骨暴露荒野,楚国却又不得不拿着玉帛去与敌国和亲。 到了末年,人心诡诈,楚怀王轻率谋划,最终祸事降临到自己身上。 他胆战心惊地乘坐着单车前往秦国,秦国埋伏的士兵却犹豫不决,不敢立刻行动。 最终楚怀王如鹿一般在章台之下失去自由,像龙一样沉落在渭水之滨。 他的灵柩惨淡地运回楚国,故国的老人们满怀怨恨与辛酸。 岁月流转,如今那些时光都到哪里去了呢?兴亡的事迹都已成为过去。 阴沉的愁绪笼罩着古老的庙宇,翠绿的藤蔓缠绕着厚重的城门。 有客人前来献上清酒祭奠,临江缅怀那被放逐的臣子屈原。 楚怀王听信谗言,固然是他被迷惑,但当时楚国历经诸多磨难,也是时运艰难。 屈原的愤懑之气直上星斗,他的哀词能感动鬼神。 他身上佩戴的琼玉玉佩飘零无依,就像蕙兰在春天里独自寂寞地开放。 千年以来,对他们的毁誉已经有了定论,人生的穷困与通达在死亡面前都是一样的。 想要为楚怀王招魂也已经无济于事,想起屈原抱石投江的悲惨遭遇,仿佛能看到他在江水中漂泊沉沦。 我满怀眷恋地回头张望,向前行走想要寻找出路。 潸然落下忧国的泪水,古今以来,只有像屈原这样清醒的人才能如此吧。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