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韵赋古松得青字

风韵飕飗远更清,苍髯瘦甲耸亭亭。 连根欲鬭岩峦力,一盖常涵雨露青。 曾映月明留鹤宿,近经雷霹带龙腥。 衰残愧我无仙骨,愿采流膏慰暮龄。

译文:

这首诗翻译过来大致是这样的: 古松的风姿韵味带着飕飕风声,那声音越传越远,显得愈发清幽。它那如同老人苍劲胡须般的树枝,还有那好似瘦硬盔甲的树皮,让它高高地挺立着。 它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仿佛要和山峦的力量一争高下。它那如伞盖般的树冠,常常蕴含着雨露的润泽,一片青葱。 曾经,在明亮的月光映照下,它为仙鹤提供栖息之所;近来,它历经了雷霆霹雳的击打,似乎还带着龙的腥气。 我暗自惭愧,衰老残年的我没有那成仙的资质,只希望能采集这古松的流膏,来慰藉我这暮年时光。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