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致明泉石轩诗韵

天怀迥与尘嚣背,蓬莱屡踏金鼇背。 闲披白袷过清湖,爽气涵空渺无外。 澹然爱此一泓奇,散发逍遥潄华滋。 尚嫌林影太凋薄,斜阳射破碧琉璃。 遥知宣室虚前席,良裘固非一狐腋。 他时归梦想南飞,瓌词已为磨崖石。

译文:

这首诗不太适合用严格意义上直白的方式逐句完整翻译,因为它有很多意象和典故,下面为你大致解读并转化成较为通俗的表达: 诗人内心的情怀与尘世的喧嚣截然不同,仿佛多次踏上蓬莱仙岛,站在巨大金鼇的背上,置身于超凡脱俗之境。闲暇之时,诗人身披白色夹衣走过清澈的湖泊,湖面上清爽的气息弥漫在空中,四周空旷浩渺,仿佛没有边际。 诗人淡然地喜爱着这一汪奇异的清泉,披散着头发逍遥自在地在泉边感受着泉水的滋润。可即便如此,诗人还是觉得树林的影子太过稀疏单薄了,那斜阳穿透树林,洒在泉水上,就像射破了碧绿的琉璃一般。 我能想象到,在朝廷之中,皇帝一定会虚心地向贤才请教治国之策,因为治理国家就像制作优良的皮袄,不能只靠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 到了将来回归之时,诗人一定会梦到这南方的美景,而那些美妙的诗句,也将会被镌刻在山崖的石头上,流传千古。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