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夫寄黄山榧子有诗因同来韵

老坡文中哮阚声,凛凛常如对英峙。 琅然讽咏兴凌云,瞠若追攀颡流泚。 玉山妙唱久寂寥,可与言诗有之子。 裁牋远饷风露新,坐我千尺黄山底。 初挼玄縠出冰霜,小嚼清香泛窗几。 已轻魏帝昵蒲桃,肯许唐贤魁绿李。 极知人口无正味,苦谈甘酸各矜美。 不经真识为品题,此物初筵几不齿。 青菁有用拔蒿莱,白粲无酬腐糠粃。 士怀瓌玮勿自神,邂逅飞沈同一理。 子才超矣会晔然,外泽中真期是以。 味果固已驱烦邪,味道更须沦骨髓。

译文:

苏轼的文章里有那如虎啸般的壮阔之声,读起来让人感觉他凛然不凡,就好像他威严地站在面前。他那朗朗的诗词韵味,让人顿生凌云壮志,我要是想追赶他的文采,只能望尘莫及,急得额头冒汗。 自从苏轼那些绝妙的诗作之后,诗坛很长时间都有些寂寥。如今能和我好好谈诗论道的,就是你这位友人。你裁剪信笺,写了诗还寄来了带着山间风露清新气息的黄山榧子,让我仿佛置身于千尺高的黄山脚下。 刚剥开那如同黑色丝绸般的外壳,里面的榧子果肉像冰霜一样洁白。轻轻嚼上一口,那股清香在窗前几案间弥漫开来。这榧子的美味,可比魏文帝曹丕钟爱的葡萄还要好,哪里会认同唐代贤人们把绿李奉为上佳果品的说法呢。 我深知每个人口味不同,有人喜欢苦涩,有人偏爱甘甜,大家都各自夸赞自己喜欢的味道。要是没有真正懂行的人来品评,这榧子在筵席上可能都入不了一些人的眼。 那些看似普通的青菁植物,也许还有被从蒿草中选拔出来发挥作用的机会,而洁白精美的谷物却可能无人赏识,最终和腐坏的糠粃一样被丢弃。有才华的人怀揣着卓越的才能,可不要自我陶醉。人生的起伏成败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有时可能会突然声名鹊起,有时也会遭遇沉沦。 你的才华超凡出众,未来一定会光彩照人。你就像这榧子一样,外表润泽,内里纯真,我对你满怀期待。品尝这榧子的美味,固然能驱散烦闷和邪气,而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更应该深入骨髓。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