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寄懒翁兼简士特温其原仲致仲昆季

懒翁疏散无与俦,结庵名懒山之幽。 萧然杖屦岩壑里,似是当年嵇阮流。 云何出处戾初志,束书负剑俄西游。 悲猿攀车鹤卧辙,去意勇决谁能留。 庵垂铁锁人迹断,破窗鸣纸风飕飕。 曳裾我昔翁门客,岂知继踵居翁室。 里闾应记往还频,猿鹤乍惊宾主易。 尔来庭户已更创,尚榜翁名志陈迹。 傍庵小树昔亲栽,凿沼今迁在簷北。 我山亭阚旧墙东,此景新成翁未识。 遥知捧檄遵归途,摘山官况今何如。 书来颇厌作吏冗,俸禄仅可供妻孥。 趋庭日一见官长,脚靴手板常睢盱。 簿书有程那得懒,却视故隠真蘧庐。 寄声频慰吾人望,往时交友皆无恙。 鹅峰诸刘更互来,清湖居士时相访。 中郎司户又继归,酒社文盟气增壮。 我惭浅拙难强陪,每忆翁才真辈行。 拂衣早赴竹林期,莫遣移文重前谤。

译文:

懒翁生性闲散疏放,世间无人能与他相比。他在幽静的山间结了一座名为“懒庵”的草庵。 他悠然自得地手持拐杖、脚穿麻鞋,穿梭于岩谷沟壑之中,仿佛是当年嵇康、阮籍那样超凡脱俗的人物。 可为何他后来的行止违背了最初的志向呢?他收拾书籍、背负宝剑,很快就前往西方游历去了。 就连悲伤的猿猴都攀附在他的车上,仙鹤也卧在车辙里阻拦,可他离去的心意坚决,谁又能留得住他呢? 自他走后,草庵挂上了铁锁,人迹罕至,破窗上的纸被风吹得呼呼作响。 我曾经是懒翁门下的宾客,没想到后来我竟接着住进了懒翁的屋子。 乡里人应该还记得我们过去频繁的往来,猿猴和仙鹤乍一看到宾主更换,定会感到十分惊讶。 从那以后,庭院和房屋已经重新修建了,但还挂着懒翁的名字以记录这旧日的痕迹。 当年懒翁在庵旁亲手栽种的小树,如今他开凿的池塘也移到了屋檐北面。 我在山上建的亭子正对着旧墙的东边,这新的景致懒翁还未曾见过呢。 我料想你捧着官檄踏上归途,如今在山里为官的情况怎么样呢? 你来信说很厌烦为官的繁琐事务,那点俸禄仅仅够养活妻子儿女。 每天都要到长官那里去请安,脚蹬靴子、手持手板,常常一副惶恐的样子。 公文有期限要求,哪里还能再像过去那样懒散呢?再回头看看过去隐居的地方,真像是旅舍一样。 请你常常写信来安慰我们的期盼,过去的朋友们都安然无恙。 鹅峰的刘家子弟们来来往往不断,清湖居士也时常前来拜访。 中郎、司户又相继归来,我们的酒社、文盟也更有气势了。 我惭愧自己才学浅薄笨拙,难以勉强参与其中,可每每想起你的才情,你才是我们这一辈中的佼佼者。 你还是早早拂衣归来,赶赴我们的竹林之约吧,不要让那《北山移文》再增添对你的嘲讽了。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