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为独醒有诗因次其韵

群石翠参错,兹峰峙云林。 突星名固夸,流传经古今。 幽姿俨向背,异态生晴阴。 怒若抽翠笋,端如立瑶簪。 不有融结奇,宁知化工深。 翁郎丘壑人,篮舆越秋岑。 崎岖丧乱间,逢幽亦登临。 把酒视云汉,浩歌散愁襟。 著鞭虽后余,归踪畧相寻。 独醒订讹谬,怀人识君心。 政恐五字诗,光芒射奎参。 玩味不可忘,写之朱丝琴。

译文:

一群群石头翠绿交错地分布着,这座山峰独自耸峙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 “突星”这个名字固然有些夸张,不过它从古代流传至今。 这山峰姿态清幽,或正面或背面仿佛都带着庄重的神情,在晴天和阴天呈现出不同的姿态。 它像愤怒地抽出的翠绿竹笋,又像端正挺立的美玉发簪。 若不是有如此奇巧的融合与凝结之景,又怎能知道大自然的造化如此高深呢。 有位老翁和少年都是喜爱山林丘壑的人,他们坐着竹轿翻越秋日的山峦。 在这崎岖又充满战乱的时代里,他们遇到如此清幽之景也会登山游览。 他们手持酒杯仰望银河,放声高歌以驱散心中的愁闷。 虽然我追随他们的脚步稍微晚了一些,但也大致循着他们的踪迹前来。 你订正“突星”之名的讹谬,从这里能看出你怀念古人的心意。 我正担心你这首五言诗,其光芒会直射奎宿和参宿。 这首诗值得细细品味难以忘怀,我要将它的韵味弹奏在朱丝琴上。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