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王秀才画子猷访戴图

剡溪万壑千岩景,人境谁能识心境。 君画山阴雪后船,始悟前人发清兴。 眼中百里旧山川,荒林雪月萦寒烟。 应缘兴尽故无尽,宾主不见宁非禅。 当年戏留一转语,不意丹青能再覩。 更画人琴已两忘,妙尽子猷真赏处。

译文:

在那剡溪一带,有着数不清的沟壑和山峦构成的美妙景致。可在这人间俗世里,又有谁能够真正领会到这景致背后所蕴含的心境呢? 您画出了山阴雪后王子猷乘船出行的画面,看到这幅画,我才恍然明白前人那种清雅的兴致是怎么回事。 在我的眼中,画面里展现的仿佛就是那绵延百里的旧时山川。荒芜的山林、皎洁的明月,都萦绕在寒冷的烟雾之中。 王子猷大概是因为兴致已尽,所以才没有将这行程走完。宾客和主人都未曾相见,这难道不就是一种禅意吗? 当年王子猷留下“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样一句看似玩笑的话,没想到如今能在您的画作中再次感受到当时的情境。 您还画出了那种人琴两忘的境界,精妙地展现出了王子猷真正懂得欣赏的地方。
关于作者
宋代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