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东阳城,隠侯昔所制。 山川无古今,城邑有存废。 梦寐涵碧亭,草间得遗记。 飞流落天明,喷洒寒玉碎。 停车风雪中,岂特生秋意。 李杜到韩刘,峥嵘相品次。 景因真赏见,遗句细吟味。 假盖上前峰,提携有儿稚。 明朝春开晴,步到中兴寺。 山僧引客游,佳处相指示。 群峰四抱圆,浮烟生暖翠。 唐年故刺史,宅作布金地。 报以遗姓存,犹感邑中厉。 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 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 气象随世低,病鹘无猛鸷。 碑阴笔纵横,才翁雄近世。 疑是苏躭鹤,去家已千岁。 怀土一来归,故画华表字。 上方有重阁,景与众山会。 一酌玻璃泉,碧色剑铓淬。 小丛相思树,红蘂粲丹荔。 僧言此芳根,草木独灵异。 上枝花尽开,下实方委坠。 开落俟相见,终始周一岁。 不同桃与李,华实苦相避。 愧师论应实,未辨谈实际。 山寒足力疲,蕙帐聊假寐。 交错佛衣巾,红绿错裙袂。 虽非维摩室,天女亦游戏。 起濯古铜壶,凛凛存往制。 涤手焚妙香,剩与洗尘滓。 欹枕听松风,为我勤解秽。 幽寻欲黄昏,小圃春物丽。 落日在前峰,骀荡东君醉。 宫娥失翠钿,摇荡谁复制。 风起落花多,翩然如坠珥。 植杖久裴回,羁旅得少慰。 恨无昔人语,剖析发幽秘。 明朝漫回首,长途方耸辔。 绵绵芳草多,天涯乱愁思。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览终日记所见
译文:
我来到东阳城游览,这座城是昔日沈隐侯所规划建造的。山川不论古今一直都是那样的风貌,可城邑却有兴废变化。
我一直心心念念着涵碧亭,在荒草丛中找到了有关它的旧记。亭边飞落的泉水直到天亮都不停歇,那飞溅的水珠就像寒玉破碎一样。我在风雪中停下车子,这里的景象可不只是让人产生秋意。
从李白、杜甫到韩愈、刘禹锡,这些大诗人的诗作卓异不凡,各有高低位次。美景要因为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被发现,我细细品味着前人留下的诗句。我撑着伞前往前峰,还带着年幼的孩子。
第二天春天放晴,我步行到了中兴寺。山上的僧人引领着我游览,为我指示着各处美景。四周的群峰环绕成一个圆形,山间飘浮的烟雾让山峦透出温暖的翠绿。
唐朝时有位旧刺史,他的宅子如今成了佛寺之地。听说他的后代姓氏还在,可人们还感慨着当年城中的灾患。旁边的城邑曾出了宝月和尚,应真和尚也传承着绝妙的技艺。寺里那高大的三尊佛像画,其意境能与唐代画家张僧繇、吴道子相媲美。
只是如今绘画的气象随着时代变低了,就像生病的鹘鸟没了勇猛凶狠的气势。碑的背面书法笔势纵横,才翁的书法在近代堪称雄健。这碑上的字,我怀疑就像苏躭化鹤,离家已经千年。它怀着对故土的思念归来,所以在华表上留下字迹。
寺庙上方有一座重阁,这里的景致与群山相互映衬。我舀了一杯玻璃泉的水,那碧绿的颜色就像经过淬炼的剑锋。有一小丛相思树,红色的花蕊像鲜艳的荔枝一样灿烂。
僧人说这相思树的根很特别,在草木中独有一种灵异。上面的花全部开放时,下面的果实才开始掉落。开花和结果等待着相互交替,一年一个轮回。不像桃树和李树,花和果实总是错开生长。
我惭愧于僧人谈论的因果应验之理,还没能分辨和探讨出其中的真谛。山中寒冷,我走得腿脚疲惫,就在僧房里暂且休息一会儿。屋里佛衣巾交错摆放,色彩红绿相间,就像天女在这不是维摩诘居士的禅室里游戏。
我起身用古铜壶打水清洗,那铜壶还凛然留存着往日的形制。我洗净手焚烧起美妙的香,好让它多帮我洗去尘世的污浊。我斜靠着枕头听着松风,它仿佛在为我努力排解秽气。
我在山中探寻美景直到黄昏,小园里春天的景物十分秀丽。落日挂在前峰,春风和畅,仿佛春神都沉醉了。那景象就像宫娥失落了翠钿,摇摇晃晃也没人能管束。风一吹,落花纷纷,像女子飘落的耳环一样轻盈。
我拄着拐杖久久徘徊,这一番游历让我这漂泊的旅人得到了些许安慰。只遗憾没有古代贤人的话语,来为我剖析这山水间隐藏的奥秘。
第二天我不经意地回首望去,前方的漫长旅途还等着我扬鞭策马前行。一路上绵绵的芳草那么多,就像我心中纷乱的愁思弥漫在天涯。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