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寄昔慧老且吊慈受老师之亡

昔日禅河早预流,老寻支许剡中游。 一枝数粒同过夏,万壑千岩相映秋。 眼看珠沈沧海底,心伤塔就乱峰头。 不须月落龙天泣,万古白云无去留。

译文:

往昔我就早早投身于禅河的修行之流,年老后便像东晋高僧支遁和名士许询那样,到剡中一带去游历。 我和慧老、慈受老师曾一起依靠简单的衣食,在山林中度过炎热的夏天。秋天到来时,那万千的沟壑与山峦相互映衬,景色美不胜收。 如今,我眼睁睁看着如宝珠般的慈受老师圆寂,就像宝珠沉入了深深的海底,心中悲痛不已。又伤心地看到他的灵塔在那乱峰的山头上矗立着。 其实啊,不用等到月落时分,龙天都为之悲泣。那万古不变的白云,自在飘荡,无所谓去留,就像老师的精神超脱于生死,永恒存在。
关于作者
宋代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