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故人张孝先

平生尝叹少陵诗,岂谓残年尽见之。 共脱兵戈身偶在,各怀乡国语尤悲。 又寻芳草春风路,犹听孤舟夜雨时。 避地海山周万里,此行无处寄相思。

译文:

我这一生常常感叹杜甫的那些诗篇,没想到到了我这风烛残年,竟亲身经历了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我们都从战乱的兵戈中侥幸脱身,能活下来实属偶然。彼此心怀对故乡的思念,说起话来尤其让人感到悲伤。 如今又要踏上那芳草萋萋、春风拂面的道路去漂泊,就像曾经在孤舟中聆听夜雨淅淅沥沥。 为了躲避战乱,我们在海边与山间辗转了万里之遥。这一次分别之后,不知道该把我的相思之情寄托到何处。
关于作者
宋代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