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育王山示现塔赠乡琏与三上人

危岫戴宝塔,亭亭起虚空。 金铎韵广乐,日夜锵天风。 气真逼云汉,兴逸追鸾鸿。 嘉有三禅子,超旷栖禅宫。 相追不惮远,幽致惟我同。 兴尽归一默,人逐归云东。 平轩架绝壑,上与绝顶通。 沧溟忽破碎,百川竞朝宗。 斜阳无远近,山乱高低红。 四表倏明晦,变化安可穷。 夜深风雨来,阴气夸骄雄。 响剧百谷咽,静若一气融。 明发石路干,清韵生寒松。

译文:

高耸的山峰上托着一座宝塔,它直直地耸立在虚空中。 塔上的金铎发出如同宏大乐章般的声响,日日夜夜在天风里锵锵作响。 这宝塔的气势真切地直逼银河,我的兴致逸然好似能追随鸾鸟和鸿鹄。 幸喜这里有三位参禅的僧人,他们超脱旷达地栖息在禅宫里。 我追随他们而来,不怕路途遥远,因为我们对这清幽景致的喜爱相同。 兴致消尽后大家都默默无言,众人随着归云向东而去。 平坦的轩廊架在陡峭的沟壑之上,它向上与山顶相连通。 站在高处,大海仿佛忽然破碎成无数水流,百川都争相朝着这里汇聚。 夕阳的余晖不论远近,把高低错落的山峦都染成了红色。 天地四方忽然明,忽然暗,这变化哪里能说得尽呢。 深夜里风雨袭来,阴气好似在夸耀自己的骄横雄威。 风声雨声大的时候像百谷哽咽,安静的时候又仿佛天地间的气息融为一体。 天亮后石路已经干了,寒松间传出清越的音韵。
关于作者
宋代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