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晷驰轮岁将歇,我更荒村转冰辙。 凝岩万物冻无姿,水墨陂塘葭苇折。 是谁向背此间来,破萼梅花伴幽绝。 遥山谁恨天作愁,澹尽眉峰半明灭。 清香自满不因风,玉色素高非鬭雪。 竹篱凝睇一凄凉,沙水澄鲜两明洁。 天仙谪自广寒宫,定与桂娥新作别。 尚怜孀独各相望,多情与照黄昏月。 从来耐冷月中人,一任北风吹石裂。 漫劳粉镜学粧迟,欲写冰肤画工拙。 千古无人识岁寒,独有广平心似铁。 我因花意拂埃尘,尚恐人传向城阙。 诗成火煖夜堂深,地炉细与山僧说。
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
译文:
时光像飞驰的车轮,一年即将结束,我在荒村的结冰车辙间辗转前行。
凝结着冰霜的岩石让世间万物都冻得没了姿态,水墨般的池塘里芦苇被折倒一片。
是谁来到了这地方呢?原来是初绽花瓣的梅花,陪伴着这清幽孤寂之境。
远处的山峦像是带着怨恨,天空也满是哀愁,眉峰般的山峦颜色渐淡,半明半暗。
梅花的清香自然盈满四周,并不依靠风来传播;它洁白的色泽高雅,并非是要与雪争艳。
我凝视着竹篱旁的梅花,心中涌起一阵凄凉之感,沙石与流水清澈明净,二者相互映衬。
这梅花就像是从天仙被贬谪到人间,一定是刚与月宫中的嫦娥作别。
它还怜惜着自己的孤独,独自与黄昏的月亮相互凝望,它多情地与这冷月相伴。
自古以来,它就耐得住寒冷,宛如那在冷月下坚守的人,任凭北风吹裂石头也毫不在意。
它无需像美人那样对着粉镜迟迟地梳妆打扮,就算是画工也难以描绘出它冰清玉洁的肌肤。
千古以来,没有人真正懂得它在岁寒中的高洁品质,只有像广平公宋璟那样心如铁石的人才能理解。
我因为梅花的意韵而拂去了身上的尘埃,但又担心这消息会传到城里去。
诗作完成时,夜里的厅堂暖意融融,我在地炉旁和山中的僧人细细地说起这梅花。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