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难回天地春,下遣第一天仙人。 前驱飞雪助幽绝,千里隔尽埃与尘。 何心百卉擅独秀,寒入万物无精神。 绰约肌肤莹香玉,借与东皇立花国。 开破天地发生心,引出世问凡草木。 品流不数广寒宫,为嫌月姊长孀独。 波上轻云掌上身,有来比肩皆尘俗。 须知尤物到绝言,从昔华词吟不足。 溪回路转一枝斜,可惜天寒倚修竹。 穷涂游子岁华晚,肠断夜投山馆宿。 古今幽怨不尽情,更入凄凉笛中曲。 荒山偶赋梅花诗,伫立花前香在衣。 伤心不忍别红紫,付与晓风零乱飞。
山中梅花盛开戏作
译文:
大自然想要让天地回春并非易事,于是派遣那天下第一的仙人(梅花)降临人间。
它前行时让飞雪相伴,更增添了清幽绝世的韵致,一下子就将千里之外的尘埃都隔绝开。
梅花本无心与百花争奇斗艳、独占鳌头,只是寒冷侵袭万物,使得其他花草都没了精神。
它那柔美轻盈的身姿,肌肤如莹润的香玉一般,仿佛是被东皇借来,在花的国度中树立典范。
它绽放时开启了天地孕育万物的生机,引得世间平凡的草木也开始生长。
它的品流之高,连广寒宫的仙子都难以比拟,它嫌弃月中嫦娥长久孀居孤独。
它如同水波上的轻云,又似赵飞燕掌上能舞的轻盈身姿,那些能与它比肩的,都显得庸俗不堪。
要知道这世间的绝美之物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从古至今,华丽的辞藻都难以把它吟赞够。
在那溪水回环、山路转折之处,有一枝梅花斜逸而出,可惜在天寒地冻中,它只能依傍着修长的竹子。
我这个身处困境的游子,在这一年将尽之时,夜晚投宿在山间馆舍,愁肠寸断。
古往今来,那无尽的幽怨之情,又融入了凄凉的笛声之中。
我在这荒山中偶然写下这首关于梅花的诗,伫立在花前,花香都沾染在了衣裳上。
我伤心不已,不忍心与这红的、紫的梅花分别,只能任由它们在晓风中零乱地飞舞飘落。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