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道元运判致政归潜皖

好山如幽人,深绝常避地。 潜峰独呈露,孤立信奇最。 高拥一峰寒,缥缈乱云气。 万古招行人,谁与赏心会。 我公实仙才,昆阆失品次。 挽公青霞襟,来作绣衣使。 终寻汗漫游,高举九霄外。 行色开画图,秋容掩新霁。 造化为我娱,神超物无累。 我穷知音稀,与世久无味。 落叶扫不禁,岁月水东逝。 愁作送公诗,出门更何诣。 赠言词亦贫,无以报高谊。 野宿慎衣裘,寒霜方夜坠。

译文:

好的山水就如同那隐居的高人,常常藏在幽深偏远之地来避开尘世。而潜山的山峰却独自展露身姿,它孤立于世间,确实是最为奇特的存在。 一座高峰高耸,带着几分清寒,山顶上缥缈着杂乱的云雾。它千百年来都在吸引着过往的行人,可又有谁能真正领会它的美妙呢? 您本就有着神仙般的才华,即便是昆仑山和阆风山与之相比,在品质上都要逊色一筹。本是挽着您那如同青霞般高雅的衣襟,您却来担任这绣衣使者之职。 如今您终究要去畅快自在地云游四方了,如同高飞直上九霄之外。您离去的情景就像是一幅展开的美丽画卷,秋日的景色在雨后初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 大自然似乎特意为我营造这份愉悦,让我心境超脱,不再为外物所累。可我处境困窘,知音稀少,早已对这世间感到乏味。落叶怎么扫也扫不完,岁月就像河水一样向东流逝。 我满怀愁绪地写下这首送您的诗,您这一去,我出门后又能去哪里寻找像您这样的人呢?我用来赠别的言辞也很贫乏,实在无法报答您深厚的情谊。 只希望您在野外住宿时小心衣物的保暖,毕竟寒霜在夜里就要降临了。
关于作者
宋代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