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峨嵋秀,冥冥耸高风。 依游王公间,尚带山水容。 谪仙信奇逸,蜀僧论丝桐。 寂默谁为听,误比万壑松。 崎岖古今涂,势利纷其中。 晚遗似高识,物我无异同。 是心湛寒水,处处流真空。 犹嫌百年梦,剩此一枝筇。 忽怀烟霞想,永念菽水供。 身为反哺乌,更逐高飞鸿。 斜日澹归袂,不似秋色浓。 孤行拾黄叶,一笑千山重。 桑宿挥余恋,云楼杳归踪。 从兹与明月,相伴落何峰。
送纯师归眉山吉祥寺
译文:
纯师您来自峨眉山,那秀美的山川赋予您超凡的气质,您的品格高洁,就像那高渺幽远的清风。您曾与王公贵族们交往,但身上依旧带着那山水的灵秀气韵。
当年谪仙人李白是那样的奇崛飘逸,有蜀中僧人与之论及琴艺。可如今在这寂静的世间,又有谁能真正听懂那美妙的琴音呢,就像那把琴被误比作万壑松涛一般,知音难觅。
古往今来的道路都是那样崎岖难行,其中充斥着权势和利益的纷争。而您到了晚年能遗世独立,这是具有高远见识的表现,您看待外物和自我并无差异。
您的内心如同那澄澈寒冷的水,平静而深邃,所到之处都流淌着一种空明的境界。您还嫌人生百年如同梦幻一般虚幻,所以手持这一根竹杖,过着超脱的生活。
忽然间,您心中涌起对故乡烟霞美景的思念,也念念不忘要回去侍奉双亲。您就像那懂得反哺的乌鸦一样孝顺,却又如同高飞的鸿雁般有着高远的志向。
夕阳的余晖淡淡地洒在您归去的衣袖上,那色彩竟比不上秋日景色的浓重。您独自一人行走,随意拾起地上的黄叶,那一抹笑容仿佛能化解千山的沉重。
您在桑林夜宿,挥别了这剩余的眷恋之情,而后消失在那高耸如云的楼阁之后,不见踪迹。从此之后,您就与明月相伴,不知会在何处的山峰落下身影。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