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诚见惠仆所作中山杂咏石刻

衣冠昔奔波,晋社亦中徙。 水府拥宫阙,六姓传剑玺。 名卿入理窟,黔首多兵死。 真人刬墉障,六合如平砥。 三山屹不化,城郭无形似。 冥冥桑麻村,残锋出耘耔。 前朝绝遗老,故事稽野史。 我顷为中山,蠲租案田水。 刳木枕波涛,礲刀伐荆杞。 丛祠及荒垅,幽处无不履。 车停客登席,酒尽诗在纸。 游深造遐邃,语苦出奇诡。 投囊凡几时,蓬尘失料理。 刘侯见之笑,谓此那可毁。 濡毫请挥洒,买石亲镌纪。 嗟予政理疏,无德行嵔垒。 编民愿尸祝,有愧庚桑子。 惟兹楚客谣,可以传下里。 何时见椎击,断仆清江尾。

译文:

从前,人们为躲避战乱而四处奔波,晋朝的社稷也随之南迁。那水底仿佛藏着巍峨的宫殿,几个世家大族传承着象征权力的剑与玺。有名望的官员深入探究玄理,而普通百姓却大多死于战乱。 直到真命天子出现,铲平了各种障碍,整个天下变得像磨刀石一样平坦。可那三座山依旧屹立不动,城郭的模样却已难以辨认。在昏暗的桑麻村落里,耕作的农具旁还能看到残留的兵器。前朝的遗老已经消失殆尽,那些过往的故事只能从野史中去探寻。 不久前,我在中山任职,减免百姓的租税,巡查农田水利。我乘坐着简陋的木船在波涛中前行,挥动磨快的刀去砍伐荆棘。无论是偏僻的神庙还是荒凉的坟茔,那些幽静的地方我都去遍了。 停车后与客人一同入席,酒喝光了,诗也写在了纸上。我尽情游览那些深远的地方,诗句苦涩却新奇怪异。这些诗作放在行囊里已经很久了,都被灰尘掩盖,无人打理。 刘侯见到这些诗后笑着说,这么好的诗怎么能让它被埋没呢。他蘸好毛笔请我挥毫书写,还亲自买石头把诗镌刻下来。 可叹我治理政务粗疏,没有什么德行能让人敬仰。百姓愿意祭祀我,我真愧对庚桑子啊。只有这些如同楚人歌谣般的诗作,或许可以在民间流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石刻会被人椎击破坏,断倒在清江的岸边呢。
关于作者
宋代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