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愆雨穉苗告悴辄按先帝诏书绘龙请雨兼祷霍山淮渎二祠戊寅蒇祀己卯获雨谨成喜雨诗呈官属

盛夏挟骄阳,于以搆炎熯。 歊尘坌天盖,烈御煽云汉。 稻颖茁然秀,涸流不胜灌。 田畯恤岁功,释耒共愁叹。 太守忝农使,闭阁重惭惋。 曾是谬政纲,曾是滥囚犴。 一食三失匕,冀亦思过半。 驰祝诉群望,愿以身塞谴。 先帝隠民癠,致和格灵变。 图龙著绘法,令甲布州县。 愚计不知出,奉行安敢慢。 外日筑层坛,丙夜封舒雁。 奉匜再三跪,信辞靡虚荐。 幸勿为龙羞,敢不报神眷。 翼日耿弗寐,徂野视宵奠。 幽血粲静蠲,执事便传赞。 薄诚蒙昭享,距跃私自忭。 回车未及税,云油默焉徧。 穷海遂涔涔,笼山兹漫漫。 旱麓众卉苏,焦原暍氛散。 寸苗蔚如揠,新波鳞欲涣。 何意一溉窘,有望千箱衍。 揆予乏嘉绩,圣诏仰成宪。 恤祀神罔恫,昏作人胥劝。 抒藻拙言词,窃用慰群掾。

译文:

在这仲夏时节,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大地仿佛被投入了巨大的熔炉之中。炎热的气息化作滚滚尘烟,弥漫在天空之下,就像烈马在天河中肆意奔腾、煽动热浪。 稻田里的稻穗刚刚抽出,显得十分稚嫩,然而干涸的水流却无法满足它们生长所需的灌溉。农民们忧心着一年的收成,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聚在一起愁苦叹息。 我身为太守,也兼任着管理农事的职责,此时却只能闭门不出,心中满是惭愧与惋惜。我不禁反思,是不是自己施政有误,是不是监狱里有无辜受冤之人。我吃一顿饭都要多次掉落手中的勺子,一心希望能把自己的过错想得透彻些。 我赶紧派人向各方神灵祈祷,愿意用自己的身躯来承担上天的责罚。先帝一直体恤百姓的疾苦,致力于调和阴阳、感召神灵降下变化。他制定了绘制神龙求雨的方法,并将相关的诏令颁布到各个州县。 我实在想不出其他办法,对于这一诏令哪敢有丝毫怠慢。前些日子,我命人筑起高高的祭坛,在半夜时分献上祭祀用的舒雁。我手持匜器,再三跪地,虔诚地向神灵诉说着真诚的言辞,不敢有任何虚假的献词。我衷心希望不要让神龙蒙羞,也承诺一定会报答神灵的眷顾。 第二天夜里,我忧心忡忡难以入眠,一大早就赶到野外查看昨夜的祭祀情况。看到祭祀的鲜血鲜艳洁净,负责祭祀的人也在一旁传颂着赞词。我微薄的诚意竟然承蒙神灵享用,我高兴得忍不住跳跃起来。 我掉转车头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看到那乌黑的云层已经悄然布满天空。很快,大雨就像从无尽的大海中倾泄而下,连绵不断,笼罩着山峦,雨幕茫茫。原本干旱的山脚下,众多的花草树木都恢复了生机,那酷热如烤的原野上,令人中暑的燥热之气也消散殆尽。 那些原本奄奄一息的寸苗,如今像是被人用力拔过一样,生机勃勃地挺立着,新涨的水波泛起层层鱼鳞般的涟漪。谁能想到原本面临灌溉困境的农田,如今却有了丰收千箱粮食的希望。 我自知缺乏值得称赞的政绩,只是仰仗着先帝的诏书和既定的法令行事。如今神灵没有让我们失望,响应了祭祀,百姓们也都受到鼓舞,更加勤勉。我用这拙劣的言辞写下这首诗,私下里希望能安慰一下我的下属们。
关于作者
宋代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