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康道喜雪

东方已明云海立,怪来雀噪争枝集。 凛气著人不苦寒,老境增衣欲重袭。 忽惊朔吹翔腊白,陇亩为祥时适及。 稍闻清响食蚕声,渐看落簷倾粟粒。 萦梅阁竹巧相积,透隙穿窗莫能戢。 散盐蔽空诚非虚,回风作舞势方急。 历乱瓦沟已一撇,纷泊何假鲛人泣。 但喜弥空絮影下,不管沾衣玉尘湿。 谷口先生好出词,韵险致高俱足给。 嘉言浩若长河注,答问殊非古井汲。 乘时和乐致上瑞,屡丰固非一朝缉。 须知天门开九重,布化调元密呼吸。 明朝称贺明光宫,高冠长剑千官入。

译文:

东方的天空已经泛亮,云海好似直立起来一般。奇怪的是,雀鸟叽叽喳喳地喧闹着,争抢着在树枝上聚集。 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却不算特别寒冷,人到老年,得一层又一层地多添衣裳。 忽然间,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起,洁白的雪花好似在腊月中飞翔。这雪下得正是时候,给田野带来了祥瑞。 渐渐能听到那细微的声响,好似春蚕咀嚼桑叶一般,再看屋檐上,雪如倾倒下来的粟米粒一样纷纷落下。 雪花围绕着梅花,覆盖在竹子上,巧妙地堆积起来。它们穿过缝隙,钻进窗户,怎么也止不住。 这漫天飞舞的雪花,真像空中撒下的盐,一点都不夸张。回旋的风裹挟着雪花,如翩翩起舞一般,势头正猛。 杂乱的雪花在瓦沟里很快就堆积了一层,这纷纷扬扬的样子,哪里还用得着鲛人哭泣落泪成珠呢。 我只满心欢喜地看着漫天如柳絮般的雪花飘落,丝毫不理会那沾在衣服上的如玉般的雪尘把衣服打湿。 谷口先生擅长作诗,他的诗词韵律奇险,意境高远,才华尽显。 他的美好言辞如长河奔流,滔滔不绝,而我的应答可不像古井打水那样有限。 顺应时节,人们和睦欢乐,这瑞雪便是上天降下的祥瑞。连年丰收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 要知道,天门有九重,上天布散教化、调节元气,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到了明天,官员们都要前往明光宫朝贺,头戴高冠、身佩长剑的官员们纷纷入宫。
关于作者
宋代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