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楚有作

昔见山阳盛,气象吞淮壖。 士子世忠孝,民物安园田。 再到已屯兵,鼙鼓喧中天。 户口莽凋弊,庐里储櫜鞬。 济师有虎臣,隔岸威腥膻。 翠华江海上,玉阙风尘边。 未至重慨叹,荒城委苍烟。 貔貅过江南,狐兔游城颠。 余民如惊鹿,菜色惨不鲜。 呼之莫肯留,犹意虏所专。 三过乃三变,感时良泫然。 二赵忠益高,仲车魂尚贤。 欲吊寂无所,淮月空娟娟。

译文:

往昔我见到山阳那一片繁荣的景象,其气势仿佛要将淮河岸边都吞没。当地的士人世代传承着忠孝的品德,百姓们安居乐业,在田园中辛勤耕耘。 可如今我再次来到这里,到处都驻扎着军队,战鼓的声音喧闹着直冲天际。人口大量减少,村落一片凋零破败,百姓的房舍里都堆满了武器装备。 前来增援的军队中有勇猛的将领,他们在对岸威慑着敌人。而皇帝漂泊在江海之上,皇宫也处于战火纷飞的境地。 还没到城中我就已经满心感慨叹息,荒废的城池被苍茫的烟雾笼罩着。勇猛的军队已经渡过江南,而曾经繁华的城池上却只有狐狸和野兔在游荡。 剩下的百姓就像受到惊吓的小鹿,面有菜色,神情凄惨。招呼他们,他们也不肯留下来,似乎还担心这里会被敌人占领。 我三次经过这里,这里就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化,感怀当下的时局,我忍不住悲伤落泪。 当年的二赵忠义的品德更加高尚,仲车的魂魄也是那么贤良。我想要去凭吊他们,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只有淮河上的明月依旧那么美好而又显得孤寂。
关于作者
宋代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