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篇

陵陆变沧海,复作清浅流。 扶疎蘂渊桂,先惊蒲柳秋。 姑苏台未干,坐见麋鹿游。 秦皇正游览,黄屋指沙丘。 乃知晞朝露,不必潜蛟虬。 桀跖岂庸陋,比德惭蜉蝣。 夷齐苦葵藿,垂誉贤伊周。 贫贱未必污,邪辟深可羞。 愚智混生死,善恶观其由。 昧死尚役役,身外滋旁求。 君不见当年梨园歌舞人,歌声未歇生白头。 及时游衍且行乐,莫教日入辞高楼。 请君试诵青苔篇,令君一诵忘百忧。

译文:

陆地变迁成了沧海,沧海又化作清浅的水流。原本枝叶繁茂的深潭边的桂树,却像蒲柳一样早早感知到了秋意。 当年吴王夫差的姑苏台刚建成,还没等台上的湿气晾干,转眼就看见麋鹿在那里游荡(寓意吴国的衰败)。秦始皇正在四处巡游,他那帝王的车驾却指向了沙丘(秦始皇死在了沙丘)。 由此可知,人生就像清晨的露水一样短暂易逝,不一定非要像蛟龙那样深藏不露。夏桀和盗跖难道是平庸浅陋之辈吗?但与他们的德行相比,连朝生暮死的蜉蝣都会感到羞愧。 伯夷和叔齐甘愿吃野菜,却留下了美名,比伊尹和周公旦还要贤德。贫穷低贱不一定就会污浊了品行,邪恶不正的行为才是真正令人羞耻的。 愚蠢的人和聪明的人都要经历生死,善与恶要看他们行事的缘由。有些人愚昧地到死还忙忙碌碌,在自身之外不断地贪求。 你没看到当年梨园里那些歌舞艺人吗?歌声还未停歇,人就已经生出了白发。 趁着时光正好,尽情游玩享乐吧,不要等到太阳落山了才离开高楼。 请你试着诵读这首《青苔篇》,让你读上一遍就能忘却所有的忧愁。
关于作者
宋代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