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少年场行二首 其一

结客少年场,骅骝从骕骦。 鬭鸡横大道,猎骑卷平冈。 婚姻联卫霍,宾客纷金张。 报仇通姓字,排难匿行藏。 功名看宝剑,富贵珥貂珰。 逸气凌秋鹗,清才负锦囊。 诙谐惊四坐,议论骇诸郎。 日暮平康里,花阴醉满床。

译文:

一群少年人结交好友,在热闹的游冶场所相聚。他们骑着骏马出行,高大的骅骝马旁边跟着矫健的骕骦马。 他们在宽阔的大道上进行斗鸡游戏,彰显着年少的不羁与轻狂。外出打猎时,那奔驰的骑兵队伍如席卷平地山冈的狂风。 这些少年们的家族婚姻关系就如同汉代卫青、霍光那样显赫,家中的宾客往来不断,如同金日磾、张安世家族一般热闹非凡。 他们为朋友报仇,不吝说出自己的姓名,勇敢担当;为他人排解危难,事成之后却隐匿自己的行踪和事迹,不图回报。 他们把获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手中的宝剑上,梦想着凭借自己的本事获得富贵,像汉代高官那样在帽子上插着貂尾和蝉珰。 他们身上散发着超凡的逸气,气势超过秋天的鹗鸟;有着清新不凡的才华,就像带着锦囊随时记录灵感的文人。 他们说话诙谐幽默,常常能让四座皆惊;发表的议论深刻独到,让年轻人们感到震撼。 到了傍晚时分,他们来到平康里这样的繁华之地,在花丛的阴影下,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横躺在床上。
关于作者
宋代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