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茅自结林中屋,林密先删百竿竹。 南山献状漏南亭,北路行歌喧北曲。 谁知江海蔡中郎,岁晚栖栖泊岭阳。 未有浄名方丈室,小斋聊寄锦江航。 劝君须学逃名隠,题揭徒然绚黛粉。 请看郑圃四十年,妙在不知而不愠。 我今亦住茅竹间,身世浑如系缆船。 空洞之中何所有,圣门勋业浩无边。 此君且伴幽人趣,时来岂不茅连茹。 瓶罍果醉两三人,会约伊渠杖藜去。
题蔡生竹里茅簷似野航
译文:
### 逐句翻译
1. **诛茅自结林中屋,林密先删百竿竹**
蔡生亲自割除茅草,在树林里搭建起房屋。因为树林太过茂密,他先砍去了上百竿竹子。
2. **南山献状漏南亭,北路行歌喧北曲**
南边的山峦呈现出各种姿态,景色透过南边的亭子映入眼帘;北边的道路上,有人边走边唱,歌声喧闹,唱起了北方的曲调。
3. **谁知江海蔡中郎,岁晚栖栖泊岭阳**
谁能想到这位如当年江海间蔡中郎一般的蔡生,到了晚年却忙忙碌碌地栖身于岭阳这个地方。
4. **未有浄名方丈室,小斋聊寄锦江航**
他还没有像维摩诘居士那样清净的方丈居室,就暂且把这小小的书斋当作锦江中的一艘小船来寄托自己。
5. **劝君须学逃名隠,题揭徒然绚黛粉**
我劝你要学习那些逃避声名的隐士,给居所题字、张扬,不过是徒然用华丽的辞藻来装点罢了。
6. **请看郑圃四十年,妙在不知而不愠**
你看那住在郑圃的列子四十年(潜心学问),他的妙处就在于不被人了解也不生气。
7. **我今亦住茅竹间,身世浑如系缆船**
如今我也住在这茅屋和竹林之间,我的一生就好像是一艘系着缆绳的船,安稳却也平淡。
8. **空洞之中何所有,圣门勋业浩无边**
在这看似空荡的生活中到底有什么呢?儒家圣门的功业可是浩瀚无边的啊。
9. **此君且伴幽人趣,时来岂不茅连茹**
这竹子暂且陪伴着像你我这样的幽居之人,增添生活的情趣。时机到来的时候,难道不会像茅草连根生长一样,有所发展吗?
10. **瓶罍果醉两三人,会约伊渠杖藜去**
用酒器中的酒让两三个朋友喝醉,到时再相约他们拄着藜杖一同出游。
### 整体理解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蔡生的,描绘了蔡生在竹林中搭建茅屋的居住环境,表达了对蔡生晚年境遇的感慨。诗人劝蔡生学习隐士淡泊名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安于茅屋竹间的生活,认为儒家圣门的功业值得追求。最后诗人想象和朋友一起饮酒出游的情景,体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