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濡滞示仁仲

扁舟下荆江,信宿七百里。 少萦玉州岸,翠壁红楼起。 提携桃竹杖,飞步同徙倚。 永啸来长风,极望际天水。 登临兴未穷,归思孰能弭。 枕湖驾高浪,万顷期一苇。 飞廉不借便,进尺或退咫。 莽苍入葭芦,回环乱洲沚。 刺篙力言匮,挽缆路仍圮。 物用各有时,奡荡未可鄙。 风水亦何心,邂逅乃如此。 快意得濡滞,赢缩固其理。 子文三已仕,了不见愠喜。 斯犹未称仁,胡不听行止。 南山定非远,风驶一帆耳。 携壶上翠微,旅琐为君洗。

译文:

我坐着小船顺流而下荆江,两夜之间就航行了七百里。 稍稍在玉州岸边停留,只见翠绿的崖壁与红色的楼阁拔地而起。 我手持桃竹做的拐杖,快步与友人一同徘徊赏景。 我放声长啸,引来了阵阵长风,极目远望,天水相接成一片。 这登临的兴致还没有尽头,可思乡的念头又有谁能平息呢? 我本想着能像驾着一片芦苇叶那样,在万顷湖面上乘风破浪,直奔家乡。 可风神却不肯相助,船前进一尺,有时又会后退八寸。 我们在苍茫的芦苇荡中穿行,在杂乱的沙洲和小洲之间迂回绕圈。 撑船的人说力气已经用尽,拉船的绳索却又碰到道路坍塌。 万物的作用都有它合适的时机,此时船在水中起伏动荡也不可轻视。 风和水又哪里有什么心思呢,只是偶然间造成了这样的情况。 本想快意前行,却被阻滞,事物的盈亏伸缩本来就是常理。 子文多次被罢官又多次被任用,始终看不到他有恼怒或欣喜的神色。 但这样还不能被称为仁人,为何不能听任命运的安排呢? 终南山一定不会远的,只要风势顺畅,扬起一帆就能到达。 到那时我定要带着酒壶登上青山,为你洗去旅途的烦恼。
关于作者
宋代胡寅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