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秀野亭观赵昌花

牡丹酴醾送春归,南风亦复吹戎葵。 青女不瘦芙蓉肌,雪中山茶火争辉。 此开彼落相背驰,安得坐隅皆见之。 剑南老人来解衣,好手不免如徐熙。 萧然四幅十二枝,规模一出众史卑。 妙处天授非人为,右军字画少陵诗。 后来纵好难并驰,传观左右识者谁。 爱画入骨吾一痴,惜哉不获坡谷题。 何妨扰扰俗眼疑,秀野前后花成帷,按图求之君自知。

译文:

牡丹和酴醾开放过后,春天就渐渐离去了,南风也吹起,催开了戎葵。霜神青女也无法让芙蓉那娇艳的身姿变得消瘦,雪地里的山茶花像火焰般耀眼,与雪景相互辉映。 这边的花开放,那边的花凋零,它们的时序相互背离,怎么能让我在座位旁边一下子都看到它们开放的盛景呢? 剑南的老人来到这里,解开衣衫,他那高超的画技,就如同当年的徐熙一般。 他潇洒地画出了四幅画,一共十二枝花,那精妙的构图和笔力,让以往众多画师都显得逊色。 画作的美妙之处是上天赋予的,并非人力刻意为之,就如同王羲之的书法、杜甫的诗歌那样超凡脱俗。 后来的人即便画得再好,也难以和他并驾齐驱。这幅画在众人手中传来传去,可又有谁真正懂得其中的奥妙呢? 我对画爱到了骨子里,这真是一种痴迷啊,可惜的是这幅画没有苏轼、黄庭坚的题字。 没关系,哪怕被那些凡俗的眼光质疑又何妨呢。在秀野亭前后,鲜花盛开如同帷幕一般,你按照这幅画去寻找现实中的花卉,自然就能明白画中的精妙了。
关于作者
宋代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