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二马图

飞龙翔麟夜不关,房星之精下人间。 一鸣堕地势千里,四十万匹中如山。 皇天生此意何在,天意有在平百蛮。 百蛮款塞皆稽首,干戈包尽於菟斑。 剪成三鬃代官字,濯之太液登王闲。 紫坛谒天五使出,玉辂扶日双轮还。 宝鞭不用绣鞯稳,扇筤前开曲盖弯。 方知徐行备天仗,绝胜疾走周人寰。 开元距今四百载,人物风流无一在。 如何两骥今尚存,好手传神能不坏。 请从此画究规模,便见当时似三代。

译文:

在那过去的岁月里,飞龙厩、翔麟厩的门在夜晚都不用关闭,因为房星的精灵下凡到了人间。这下凡的神马一声嘶鸣,落地奔跑便有千里之势,那时朝廷的马厩里四十万匹马堆积如山。 老天生出这么多良马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上天有意让它们去平定四方的蛮夷。后来,四方的蛮夷都来边塞求和,纷纷跪拜称臣,战争的兵器都被收起来,像老虎皮上的斑纹一样被妥善保存。 人们把马的鬃毛修剪成三绺来代替官府的印记,将马匹在太液池中清洗干净后送入皇家马厩。皇帝派遣五使出使各地去祭天,华丽的玉辂车在太阳的照耀下如双轮般缓缓归来。 皇帝出行时,拿着珍贵的马鞭却不用策马狂奔,马鞍上绣着精美的鞍褥,稳稳当当。仪仗队中扇筤在前面展开,曲盖弯弯地随着队伍前行。 这时才明白,这些骏马缓缓行走是为了充当皇帝的仪仗,这远比它们在人间疾驰更为重要。 从开元年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百年,当年那些风流人物如今一个都不在了。可为什么这画中的两匹骏马却还仿佛存在呢?原来是画家技艺高超,把它们的神韵完美地画了下来,让它们的形象不会消逝。 我们应该从这幅画中探究当时的规制和风貌,这样就能看到那时的盛世景象如同夏、商、周三代一样繁荣昌盛。
关于作者
宋代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