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石真赞

王母梦中,石佛象骨。 峰前鼈鼻,僧蓝棋布。 闽山神秀,尽钟于是。 提石蛇,与夺出其掌握。 居德云,大千乃其游戏。 使著书辅教,则联珠贯璧,不作道原作伫灵。 使俨临万众,则雷轰电激,不为德山为临济。 天其有意于斯文,则无使袖手云山,友麋鹿而混吾曹于此世。 同时出家,先我闻道。 既为我友,又为我兄。 浮云会散,初无定踪。 晚喜其归,雪山之东。 长松片石,相对两翁。 遽乘六牙香象,雨后峨嵋扫空。 冰片满街留不住,使人不能无所慕。

译文:

在西王母的梦境里,出现了石佛那如象骨般奇异的形象。在山峰之前、鼈鼻之地,僧舍寺庙如棋子般密集分布。福建山川的神奇秀丽,全都汇聚在这片土地上。 能提着石蛇,对事物的取舍掌控在手中。居住在德云之处,整个大千世界都不过是他游戏的场所。要是让他著书来辅助佛教教义的传播,那文字定会像成串的珍珠、连贯的美玉般精彩,不会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灵性层面。要是让他庄严地面对众多信众,那气势就如同雷霆轰鸣、闪电激越,他不会只是像德山禅师,而是会有临济禅师的风范。 上天如果对这世间的佛法有眷顾之意,就不要让他在云山之间袖手隐居,与麋鹿为伴,而埋没在我们这些凡俗之人所处的世界里。 我们同时出家修行,他却比我更早领悟佛法。他既是我的好友,又是我的兄长。就像浮云终会飘散,本就没有固定的踪迹。到了晚年,我欣喜地看到他归来,回到了雪山的东面。我们就像那高大的松树和片状的石头,两位老翁相对而坐。 可他却突然如骑着六牙香象一般离去,好似雨后将峨眉山的云雾一扫而空。他就像冰片一样,满街都是他离去的迹象却留他不住,这让我内心不由得产生了深深的倾慕之情。
关于作者
宋代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