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行脚

赵州送人曾有语,有佛无佛俱莫住。 若是金毛师子儿,他家自有通霄路。 因记雪峰行脚时,九上洞山三投子。 被风堕笠渠不收,盖天盖地从此始。 两翁从此迹已陈,后世事之如事生。 道人即是后来秀,千里修途宜力行。 勿贤前辈辄自已,当与两翁争重轻。 我如老马虽伏枥,喜见此行犹更鸣。

译文:

赵州禅师送别人时曾说过这样的话,不管是面对有佛之境还是无佛之境,都不要停留。 如果是那威风凛凛如同金毛狮子般的杰出人物,他们自然有自己能走通的光明大道。 由此我想起雪峰禅师当年行脚的往事,他曾九次前往洞山、三次前往投子山求法修行。 有一次被风吹落了斗笠他也不去捡,他那涵盖天地的修行境界就从这件事开始奠定了。 赵州禅师和雪峰禅师他们的事迹已经成为过去,但后世之人对待他们就如同他们还在世一样敬重。 你这位道人是后辈中的优秀者,这千里迢迢的修行路途你应当努力前行。 不要认为前辈贤能就自我放弃,你应当和这两位前辈一争高下、论论轻重。 我就像那伏在马槽里的老马,虽然年老力衰,但看到你踏上这修行之旅,还是忍不住为你欢欣鼓舞、高声鸣赞。
关于作者
宋代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