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披秀韵与般阳明上人

衲僧一口剑,莫问何年铸。 既有杀人威,亦有活人句。 说梦老瞿昙,至今未曾悟。 为之子孙者,果以何为据。 聚头化城中,自谓得安住。 抛却金刚王,记持死汉语。 腊月三十日,一字不堪睹。 若惊吾剑在,便解子与午。 忽挂忽为轮,可见不可取。 提出长桥蛟,却是南山虎。

译文:

这首诗是充满禅意的作品,下面是意译内容: 出家人有一口如利刃般的“法剑”,你可别问这是哪一年铸造出来的。 它既有能“杀死”妄念邪见的威力,也有能让众生“活”过来、觉悟解脱的话语。 就像那讲说诸多佛法如同说梦一般的释迦牟尼,到如今似乎也还有未悟透的地方(这是一种从特殊禅观角度的表达)。 作为他后代子孙的僧人们啊,到底该以什么作为修行的依据呢? 大家聚在那如同虚幻化城的地方,还自认为已经获得安稳的住处。 却把那如同金刚王宝剑般最根本的佛法真谛给抛却了,只去记诵那些死板的佛教经论言语。 到了生死大限来临之时(腊月三十日象征生死关头),那些记诵的东西一个字都派不上用场。 要是你能惊觉我这“法剑”的存在,就能明白阴阳转换、事理变化的关键。 这“剑”一会儿高悬如挂起的东西,一会儿又旋转如轮,能被感知却难以捉摸。 它能像提出长桥之下的蛟龙那样降伏大的恶势力,又如同南山的猛虎般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关于作者
宋代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