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圆融庵主

青田东望山如蓝,过岭独喜云腴甘。 丛林荒寒不入眼,耆旧只今多住庵。 汾阳昭对矮师叔,甘露有源梅子熟。 长年风月但平分,一日空来鼎三足。 屋头高梧忽秋声,老去彼此云无情。 归山自畜长柄杓,珍重庵头折脚铛。

译文:

站在青田向东眺望,那山峦好似被蓝色染料染过一般,一片苍翠。翻越过山岭,我特别欣喜能品到那如云雾般美好甘醇的茶。 一路上看到那些丛林寺院荒凉冷落,实在难以入眼。往昔德高望重的前辈们,如今大多都住在简陋的庵堂里了。 就像汾阳善昭禅师面对矮师叔那样的禅机妙对,又如同甘露有源头,梅子自然成熟一样,一切都自有其道理和机缘。 长久以来,清风明月在你我之间平分共享。可突然有一天我空然到来,就好像鼎的三条腿齐聚在了一起。 房屋前的高大梧桐忽然传来了秋声,人都渐渐老去,你我就如同天上的云一样,自在而又无情。 我要归山去了,自己准备一个长柄的杓子,你也要好好保重那庵堂里缺了脚的破锅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