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支提秀和尚

尊宿老河东,丛林之眼目。 灵明剑倚天,秀润山含玉。 忆昨台雁行,再拜初接足。 森严听法徒,天冠千眷属。 不以空也愚,斯事力见笃。 别来化城钟,屡度新丰曲。 一字妙无传,四方牢记录。 安得从之游,寒泉荐秋菊。

译文:

支提秀和尚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来自河东,他可是丛林(指佛教寺院)中的杰出代表,宛如众人的眼睛一般,能指引大家看清佛法之路。 他的智慧就像那倚天而立的宝剑,犀利无比,能斩断世间的烦恼和迷惑;他的气质又如同蕴含美玉的山峦,秀丽温润,散发着慈悲与祥和。 回忆起往昔我在天台山和雁荡山一带云游的时候,初次见到他便恭敬地行礼拜谒。当时听他讲法的场面十分庄严,众多的修行者整齐肃穆地围坐在周围,就好像佛头戴的天冠上那千朵华鬘一样,聚集着众多的信众。 他并没有因为我愚笨,就对我有所轻慢,反而十分真诚地为我讲解佛法,让我深入领悟佛法之事。 自从分别之后,化城寺的钟声常常在我耳边响起,我也多次回忆起我们相处时的美好时光,就像反复弹奏着《新丰曲》那样熟悉又亲切。 他讲解佛法时那些精妙的话语,虽然难以用文字完全传达,但四方的修行者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我多么希望能再次跟随着他一同修行啊,到那时,我会用寒泉和秋菊来供奉他,在这清净的修行中聆听他的教诲。
关于作者
宋代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