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妙庵主

至道之宗,备在尔躬。 求之则远,守之不通。 不求不守,奇哉灵叟。 极离极微,应心应手。 触目晴岚,到处成庵。 捶呵弥勒,不与同龛。 石虎擡头,泥牛入海。 蓦劄相逢,一场风采。

译文: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下面为你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最高深的大道之根本,其实完全就存在于你自身之中。 如果刻意去追求它,反而会觉得它无比遥远;要是一心坚守执着于它,却又无法真正领悟贯通。 既不刻意去求,也不强行去守,这实在是奇妙啊,这位灵动的老者。 这大道极为玄远又极为细微,而他运用起来却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所看到的满眼是晴朗山间的雾气,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如同有一处修行的庵堂。 他甚至可以捶打呵斥弥勒佛,也不与弥勒共处一龛。 就好像石头雕刻的老虎抬起头来,泥巴塑成的牛沉入大海一样不同寻常。 倘若突然与他相逢,那必定会是一番超凡的风采景象。
关于作者
宋代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